那么,360未来是否有带货计划?多年来以广告业务为主的营收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
360启动带货的传闻,是在今年2月份传出的,当时有媒体报道,360公司要对标东方甄选,周鸿祎个人更是要对标俞敏洪。未来,还要适时打造360自己的带货主播。
就在网友都感慨,天尽头都是带货时,周鸿祎却主动站出来辟谣,360的未来肯定不是带货。
周鸿祎公开场合有穿红色T恤的习惯,所以在网上才有“红衣教主”的绰号。要是他真的对标俞敏洪,从安全业务领域转身成为带货界的新网红,还真就是红的二次方了。
但不管舆论如何给老周构建新身份,周鸿祎自己的口风却很紧,没有任何带货计划。他表示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潜质,既然比不上董宇辉和俞敏洪,自然就不会去做不擅长的事情。
360之所以要关注网红经济,周鸿祎给出的解释是网民接受信息的方式又发生了转变。
网民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电脑和手机被动的去看和搜索信息,而是在各平台主播的引导下,逐步参与到了信息的互动中。
周鸿祎觉得,这种互动的模式不光能带货,对很多企业来说,还能增加自身的曝光度。
他专门举了雷军的例子,说他现在已经成了神级网红。通过持续曝光和互动模式,可以给企业节省不少广告费。
从年初到现在,360确实在直播带货领域没什么大动作。不过周鸿祎个人,倒是经常在网络上发视频或者是搞直播。这样的操作,倒是符合周鸿祎此前强调的。
今年1月份半岛BD体育,,他就在自己的抖音号上说过,应该争做网红,自己也在这条路上不断进化。粉丝多是网红进化的重要环节,而自己将会抓住一切吸粉的机会。
还在年初的时候半岛BD体育,,他的抖音号粉丝就在360万以上了。早于抖音号开通的微博,也是千万级别的大号。
但更为关键的,恐怕还是过去连续两年,360持续出现亏损。这让周鸿祎强烈意识到,互联网营收模式就要发生大的变化了。
360是做网络安全业务的,但公司的主营收多年来一直是广告。周鸿祎此前曾说过,公司每年拿着广告收入,然后在投入到安全业务领域。
2021年他曾表示,每年在安全业务上的资金投入在20亿元到30亿元之间,10年来的累计投入也达到了数百亿。
像运营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维护,每年光是数据成本的维护就在5亿元左右,所以这是实打实的投入。
以往年份广告营收高,整个公司还能盈利。但近年来业务面收窄,每年的业绩不光在持续下滑,甚至整体上还出现了亏损。
2018年时,360年营收还有131亿元。从2019年开始,年营收持续5年下滑,至今已跌破了100亿元。
毛利润下滑的同时,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开始也出现了下滑。这一发展趋势,最终影响到了公司的业绩。
2022年,公司的营收为95.21亿元,但归母净亏损却达到了22.04亿元,亏损导致营收下滑了12.54%。
去年的营收为90.55亿元,相比2022年更进一步下降。亏损虽然稍稍有所下降,可亏得依旧比赚得多。根据披露的年报显示,去年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4.92亿元。
今年的数据同样不乐观。一季度的营收为17.19亿元,相比往年同期下降了12.5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1亿元,归母净亏损3.32亿元。
虽然连续呈现亏损局面,但在国内,360依然属于最赚钱的那一拨企业。当然,公司整体的风光度,肯定不如十几年前了。
过去十几年,360做过手机也放过网贷,可以说为了让公司尽可能的赚钱,互联网产业有什么新型的风口,周鸿祎都不会错过。
兜兜转转做过很多业务,但赚得最多的钱,依然是广告费。在360公司内,安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营收“三分天下”。
虽然安全业务才是360的本体,可这一领域的营收,根本没法和互联网业务相提并论。
以2022年的营收为例,安全业务的收入不超过18亿元,只有17.91亿元。和大量的中小公司比起来,这样的营收也相当高了。
可360毕竟还是大公司,它的互联网业务,不管是商业化的还是其他增值服务,当年的营收达到了57.91亿元。就是说,后者的收入比安全业务高一倍还不止。
智能硬件,也是360营收的大头,当年的营收达到了18.88亿元,同样比安全业务高。
所以这样对比起来,360的安全业务挣得最少,每年还得往该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若是按照周鸿祎2021年的说法,17多亿元的营收,还不够一年的投入。
换言之,360公司多年来是通过其他业务,来反哺和维持安全业务运转的。可随着广告收入的下降,盈利就变成了亏损局面。
2022年下滑的原因是,广告主要求精准投放的需求提升,整体广告投放的需求却在下降。2023年,则是因为部分联合企业的亏损面较大,导致360也受到影响。
总结起来就是,投放广告的企业整体在下降,而广告主的需求却在提升。这也是周鸿祎为何觉得,现在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又要发生转变了的情况。
如果回头去看360这十几年的发展,互联网安全业务虽然一直是360的基底,可这方面自始至终都不赚钱。
现在的00后,平时上网主要以手机为半岛·体育bob官方网主,由于绝大多数平台和应用的业务是免费的,所以对互联网的收费业务感受不明显。
而在多数80后接触互联网的时代,电脑才是上网主渠道,而且当年的不少业务也都是收费的。
360没有出现之前,国内杀毒软件70%的市场,由瑞星、金山和江民三大企业把持着。那时候的杀软企业不用做其他业务,光是卖软件和提供服务就能盈利。
2010年前后,周鸿祎高调入场,并且宣布他的产品将永久免费。红衣教主的这一举动,直接把杀毒软件过去的盈利模式干成了稀碎。
21世纪的头10年,国内杀毒软件的主市场,一直由瑞星把持。360的软件上市还不到一年,瑞星之前过半的市场份额就只剩33.15%了。
份额减少还不是关键,因为360免费了,别的同类型企业也必须得转变,否则所有的市场都会被周鸿祎占领。
就这样,瑞星和金山等企业,先是推出了免费试用的措施。再后来,这些杀软企业也只能像360这样,直接宣布永久免费。
可即便如此,整个市场的盈利模式,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以前的杀毒软件,只要做好产品提供好服务就行。而今产品免费,要想生存,企业就必须得开拓别的业务。
而360当年是第一个推出这个模式的企业,所以大量的用户以及广告业务,都会周鸿祎轻松斩获。
别的杀毒软件企业,原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最终经过激烈的竞争,瑞星和金山保留了极少的市场份额,有的则直接消失了。
网上有一张很流行的照片,在开大会的间歇,雷军看周鸿祎的眼神,明显带着刀意。
要知道,早期像金山这样的企业,早就让雷军实现财务自由了。可周鸿祎的入场,颠覆了以往的商业和营收模式。
雷军当然可以早早退休去做富家翁,但依照这些猛人的个性,他们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不得已,雷军后来只能二次和三次创业。也就是雷军能力不错,后来做手机成功了。假设要是没成功,这人生的污点不就被刻下了嘛。
造成这一切的,又跟周鸿祎当年的入场有一定关系。所以,他看老周的眼神里,自然是寒光闪闪。
当然这是调侃,但周鸿祎改变了营收模式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360自创立之初就得拓展别的业务。
10年前风头正盛,其他业务包括广告业务,让360赚得盆满钵满。第一次在纽交所上市时,360的市值在100亿美元以上。彼时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中,360和阿里以及腾讯是排在第一梯队的。
2016年,360退出纽交所并于2018年回归A股,彼时公司的市值依旧超过了4400亿元,这也是周鸿祎的高光时刻。
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转眼4年过去,2020年360的股价连20元都不到,市值整体上蒸发了3000亿元。
2021年周鸿祎说,安全业务要做好,现在已经不能光靠家国情怀了,还必须得有真金白银投入才行。
这才是周鸿祎一年多来,越来越关注直播和网红的缘故。因为他已经强烈意识到,互联网领域十几年的玩法,又将发生转变。如果自己还固守过去的模式,未来结局也会像当年被杀死的同行。
网民可能会感谢360的免费,但对于360如何营收和生存,多数人其实是没感觉的。
而对一家企业来说,要想持续生存,就必须得找到稳定的赢利点。否则等待企业的,只有凋零。
在安全业务领域,360目前也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了。下一步围绕人工智能,周鸿祎也曾提出过新的观点。
不过在新领域的投入,既需要资金又需要大量的人才,更为关键的是目前新领域还看不到回报周期。
所以在这种不确定和前景不明的情况下,360短期内的营收,肯定还会继续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