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策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作风建设与服务提升相结合,以班子为引领全面提升精神风貌,弘扬西迁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网络安全建设半岛·体育bob官方网,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年新冠疫情期间,为学生返校复课、研究生复试等关键节点提供有力支撑,为打赢抗疫攻坚战贡献教育信息化力量。现对标精神文明建设
网信中心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引领业务发展的内核,凝练核心工作理念“守初心,担使命,承传统,铸文化,保和谐,共育人”。在工作中坚持党政并济,旨在培养管理型、研发型、运维型相结合的综合人才。中心职工总数88人,正式党员39人,积极分子4人,党员比例45%。
2020年共组织支部活动21场半岛·体育bob官方网,以党建促业务发展。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开展“学党章比党性,学党纪比自律,学讲话比担当,学业务比服务,学典型比奉献,学先烈比境界,学哲学比智慧”专题活动,夯实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树立“经营好小家,服务好大家”的共赢意识,信守承诺做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服务通。
扎实完成主题教育活动学习与剖析自查,调研整改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软件应用、信息化推广服务、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四类59项具体问题。
高度重视班子建设,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党风廉政等角度不断强化班子能力。2020年阶段性成果有:
一是启动大规模线万师生相聚“云课堂”,课程教学100%网上进行,保障停课不停教;二是疫情期间汇聚多方网络设施资源,开通3大直播线路保障“师生同上一堂课”、战“疫”成长课,实时观看人数超470万人次,保障停课不停学;三是优化VPN及会议平台服务,4.5万师生通畅访问校内资源,保障停课不停研;四是疫情期间在全国高校中首创研发“健康每日报”、“疫情实时查”应用,建立师生健康档案,支持644.6万人次填报健康动态,保障停课不停工;五是研发研究生复试信息采集系统、“三随机”系统,精准摸排考生健康防疫码、复试行程安排、远程复试环境等信息,实现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导师组、复试试题,有力保障学校2020年研究生复试线上线下考核实质等效,助力学校成为疫情期间全国首批、陕西省首个开展研究生线下复试的高校;六是研发学生返校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入校防控核验10秒内完成,保障“零接触、零等待、零风险”。
保障科研平台进驻,打造亮点工程成立创新港信息化建设先锋队,实地督战创新港网络基础建设。成立入驻学院二次装修专项服务队,协助入驻单位推进二次装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创新港机房建设工作组,推动创新港首个大型公共科研平台正式运行。
场,网络保障60次。有力支持科创月启动仪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挂牌暨校级公共平台启用仪式、“新港报告”科创月系列等大型活动开展。3.
持续开展“信息化服务进社区”专项活动每周三风雨无阻为家属区离退休教职工提供家门口的网络服务。已累计开展
智慧教育高峰论坛。发布《“新基建”赋能智慧教育·西安倡议书》;揭牌人工智能联合中心;与领军企业签约共同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计算在创新港的落地应用。共计16所985高校,2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近1000名信息化领域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论坛。2.
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新媒体科普、现场宣讲和主题讲座形式相结合,面向全校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2020年,中心新媒体平台关注人数突破2万人次,访问量10万余次,线下科普宣讲累计覆盖5000余人次。
开展“护网行动”,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健全网络安全组织体系。结合三级防护策略,实现校园网
防护,确保网络“零”安全事故发生。2020年完善校内信息系统备案267个,实现校内信息系统“等保测评常态化、备案登记全覆盖”,信息系统评测率全国高校第1名。2.
45万元;上线交大报修平台,支持全校十大类58项报修服务,每日7×24小时在线受理师生报修工单,确保各类故障问题1小时内迅速响应;上线创新港班车预约系统,累计服务4万人次。3.
134期,专报313期,获校领导批示111条,与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形成密切合作。2.
加强学校主页、直播课堂、专题网、学术资源平台、新港报告平台建设,构建网络传播矩阵。2020
与研究生院、宣传部、分析测试中心等合作,制作创新港研究生搬迁方案动画、“献礼祖国70
推出党建双创微视频、“两学一做”微党课系列作品,打造党建宣传多样化新形态。
亮点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统一运营中心入选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培训点
2020年累计发布微信推送120余篇,抖音短视频作品近20个,全面拓展新媒体育人能效。亮点三:开辟线上网信课堂,打造网络育人文化品牌
2017年:获评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优秀工作案例(全国仅
智慧校园入选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新发展理念先进典型类”现场教学点4.获评陕西省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先进集体